中东行记|5月29日,广州到迪拜,全球化人员流动的场景
【资料图】
去迪拜的班机一次比一次满,这是登机后空乘自觉的一句话。
就在一个月前,迪拜的班机上还有很多经济舱一个人占满一排座位,但今天已经不可能有如此“待遇”。面对记者的询问,空乘如此解释。
去迪拜的班机,应该是最能体现全球化人员流动性的场景。由于迪拜是全球第一大空港的地位,班机上既有高端的财经、风投等等公司机构高管,也有各种各样的打工者和“外劳”。记者邻座正好就遇到两位去海外工作的中国“打工者”——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山东电力建设公司的员工,他们是去沙特参与红海新城项目的建设。两人都是第一次参与海外项目建设,也是第一次出国。聊天中,两个年轻人表达最多的还是忐忑,但是他们讲这也是趋势,目前中电建把海外业务放在重中之重,他们已经是第三批被考核选拔去红海新城的技术工人了。
(迪拜机场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孔,应该是最能体现全球化人员流动性的场景。 摄影/李响)
一下飞机,立马就听到南腔北调的英文,这还是笔者熟悉的那个迪拜。2018年阿联酋对华施行互免签证后不久,就遭遇了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,真正发挥免签优势,今年可能是第一年。不仅签证效率提高,签证官还附赠了一个1个G的单日卡,作为应急通讯使用。
从迪拜机场到酒店,特意绕了一下迪拜港,昼夜不息的平板拖船仍然布满海面,这是迪拜特有的景象,小船分拆货物,直接送周边。
中国人在走向全球,全球也在适应中国。进入酒店前台办理入住,笔者刚开口讲“check in”,对方就来了一句“护照给我”。已经颇感亲切。
关键词: